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祿山造反攻陷潼關(guān),下一步就要兵臨長安,萬般無奈之下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太子等人在禁軍的保護下一路西逃前往巴蜀,這一路驚慌辛苦自不必說,但令玄宗萬萬沒想到,好不容易跑到離長安百里之外的馬嵬坡,禁軍們竟然在心腹陳玄禮的率領(lǐng)下嘩變,馬嵬坡兵變,禁軍們殺死楊國忠后還要求唐玄宗處死紅顏禍水楊玉環(huán)。唐玄宗他和楊貴妃只能 無語相看凝噎 ,在淚眼模糊中看著愛妃 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在白居易的《長恨歌》里把這一段寫的分外凄涼和悲哀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楊貴妃痛苦掙扎,唐玄宗心碎欲裂。
但楊貴妃可能沒想到的是,她生前艷名遠播,嫁給了壽王李瑁后又成了公公李隆基的女人,死后照樣不得清凈,她的各種遺物成了其他人發(fā)財致富的法寶和某些人的精神支柱。這是怎么回事兒呢?您聽我慢慢道來。
這是關(guān)于一只襪子的故事。
楊貴妃沒想到,她留下的一只襪子引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想,還成了發(fā)財?shù)墓ぞ摺?/p>
唐文人編纂的《唐國史補》就記載: 玄宗幸蜀,至馬嵬驛,命高力士縊貴妃于佛堂前梨樹下。馬嵬店媼,收得錦靿一只,相傳過客每一借翫,必須百錢,前后獲利極多,媼因至富。 啥意思呢?就是說高力士在殺死楊貴妃后,馬嵬坡驛站的老太婆偷偷摸摸拿了貴妃娘娘的一只錦靿,啥是錦靿呢?其實就是長筒的襪子。貴妃穿過的襪子可和普通人不同啊!老太婆撿到貴妃襪后將其把它堂而皇之的掛在驛站顯眼處招徠過客,客人們得知這襪子貴妃娘娘曾經(jīng)穿過激動不已紛紛前來欣賞,老太太看見其中的商機,干脆立下一個規(guī)矩:想看貴妃的襪子?一百個銅錢任你撫摸把玩!
一百個銅錢合現(xiàn)在最少三百六十元人民幣,但就為了撫摸一下貴妃穿過的襪子,人們爭先恐后。
話說一百文錢是個什么概念?咱們可以根據(jù)米價來看看,太宗貞觀時期斗米只需五文錢,到了玄宗開元時期斗米漲價至十文一斗,十斗為一石,按照唐時計量標準換算,一石為現(xiàn)在的五十九公斤,也就是說一百文錢就足夠買一百斤米,咱們打開淘寶,買十斤大米約人民幣三十六元,也就是說想要看貴妃的襪子,門票費一張三百六十元,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就這樣客人還是排在長隊等著聞貴妃的襪子,而這個老太婆 前后獲利極多 因此陡然而富。
清代作家洪昇在戲曲《長生殿》中就這個故事專門寫了一出《看襪》的戲,戲詞辛辣而充滿嘲諷 寶護深深,什襲收藏直至今。要使它香痕不減,粉澤常留,塵涴無侵。果然堪愛又堪欽,行人欲見爭投飲??凸?,只要不惜囊金,愿與君把玩端詳審。 一只襪子有什么 堪愛又堪欽 的?無非就是這些過客捧著這只錦襪就如同握著高貴美麗的貴妃娘娘玉足,甭管它是香是臭,這心里就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老太太看來也深知臭男人們的花花心思,設(shè)了個套路就賺的盆滿缽滿。
您別嫌這些游客們惡心粗俗,那些個滿腹經(jīng)綸的讀書人同樣齷齪。
《才子傳》就記載了武宗時期的詩人李遠: 李遠初牧湓城(江州),求天寶遺物,得秦僧收楊妃玉環(huán)襪一 ,珍襲,呈諸好事者。會李群玉校書自湖湘來,過九江,遠厚遇之,談笑永日。群玉話及向賦《黃陵廟詩》,動朝云暮雨之興,殊亦可怪。遠曰: 仆自獲凌波片玉,輕軟香窄,每一見,未嘗不在馬嵬下也。 遂更相戲笑,各有賦詩。后來頗為法家所短,蓋多情少束,亦徒以微詞相感動耳。
翻譯過來就是說李遠同志從一個和尚手中買了楊貴妃的一只襪子(這難道和剛剛那個老太婆手上的湊成一雙?)平日里都視若珍寶,這位大哥拿著貴妃的襪子到處顯擺炫耀,詩人李群玉和他關(guān)系很好,這兩個貨經(jīng)常一同把玩欣賞,李遠還對李群玉說每次只要捧著貴妃的襪子(用李遠的話來說是 凌波片玉,輕軟香窄 ),他都情不自禁的感覺自己來到了馬嵬坡,就好像楊貴妃就在眼前,忍不住想要抱過來親憐密愛一番,不過他老人家倒是沒想過就這樣好色猥瑣的窮酸讀書人,貴妃會不會看得上他?
您看著這貨已經(jīng)夠猥瑣了吧,宋代人也來湊熱鬧,劉斧在《青瑣高議》就繪聲繪色的描繪了李遠得到這只襪子的來歷, 天寶十三載秋苦雨,上自興慶宮登樓遠望,見其淫潦尤甚,時惟貴妃、力士從上。 天寶十三年大唐的百姓可遭了殃,秋雨連綿,水患成災,百姓生活困苦不已 是秋,霖雨積六十余日,京城垣屋頹壞殆盡,物價暴貴,人多乏食,令出太倉米一百萬石,開十場賤糶以濟民。 ,為了賑濟災民,楊貴妃提出把自己的衣物捐出來義賣救災 今秋霖雨水災,煩勞圣慮,妾愿與圣躬共舍衣物于兩街,建道場法事,庶拯生靈。 于是 乃敕司衣閣出衣十襲,施左右街佛寺,貨之以充供養(yǎng)。
(漢朝錦襪,楊貴妃的襪子只會比它更精致)
本來楊貴妃是一片好心,但這事兒到了民間就徹底變了味,百姓們對貴妃的衣物哄搶一通,其中還包括一個小和尚!沙彌常秀來京城拜師受戒,不過這小子雖入佛門卻凡心未凈,平日里對艷麗無雙的楊玉環(huán)憧憬意淫不已,一聽說貴妃的衣物將用來義賣,什么拜師受戒早就拋在了腦后,拼著搶著把自己的缽盂、袈裟都典當出去了搶到貴妃的一只襪子......
常秀尊者,為了這只襪子,您這是連佛也不要了。不過常秀可不這么想,他捧著貴妃的襪子獻寶一般 持歸江南,以與親族。 在親友面前好是炫耀了一番。過了幾十年后(根據(jù)后文記載大概八十年,小沙彌也成了老和尚)這個消息傳到了李遠這個變態(tài)耳中,他知道常秀收藏了貴妃的襪子后趕忙前來觀賞,越看越愛之下干脆和常秀商量,要不你把這只襪子賣給我吧!常秀最開始很不愿意,不過架不住人家給的錢多,李遠倒是很豪氣,大手一揮竟然直接用十萬錢(相當于三十六萬元)買了下來! 或有言妃子襪事于遠,遂求焉。僧不獲已而獻之,遠以錢十萬為值。仍藏諸篋笥,示諸好事者。
剛剛咱們還夸老太太會做生意,這樣看來老和尚常秀才是真高手,一只襪子賣了三十六萬元,也虧得李遠不差錢,畢竟有錢難買爺高興嘛!等李群玉到來后這兩人更是臭味相投,說到這只貴妃襪,李群玉頗為厚顏無恥的說 余常夢之。 李遠則頗為贊同,說 仆自獲妃子襪,亦常盼慕焉。 說到興起這兩人還 遂更相戲笑,因各賦詩一首
李遠作《老僧續(xù)得貴妃襪》一首:
墜仙遺襪老僧收,一鎖金函八十秋。
霞色尚鮮宮錦靿,彩光依舊夾羅頭。
輕香為著紅酥踐,微絢曾經(jīng)玉指搆。
三十六宮歌舞地,唯君獨步占風流。
在這首詩里,李遠對這只襪子的來龍去脈做了解釋,首先這只襪子最初的主人是個老和尚(出家人保存楊貴妃的襪子,怎么想怎么怪),他藏在金函中保存了八十多年,保存良好所以這襪子還是如此鮮艷,仿佛還留存著貴妃遺留在上面的氣味,想著當年楊貴妃就穿著它跳舞,這多么令人懷念憧憬??!
而李群玉則寫《李遠獲貴妃襪》一首:
故物存事渺茫,把來忍見舊時香。
抝連綺錦分奇樣,終合飛蟬飲瑞光。
常束凝酥迷圣主,應隨玉步浴溫湯。
如今落在吾兄手,無限幽情付李郎。
這首詩就寫的露骨很多,完全在描寫楊貴妃陪伴君王沐浴時脫下襪子時的香艷,您再看看李群玉老哥這最后一句 如今落在吾兄手,無限幽情付李郎。 這語氣中怎么感覺還挺羨慕似的?要楊貴妃知道自己的遺物被這些個讀書人這般糟踐,真不知是何表情...
襪子批發(fā)網(wǎng)內(nèi)容大部分資源收集于網(wǎng)絡(luò),只做學習和交流使用,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本站發(fā)布的內(nèi)容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站長刪除,我們將及時處理。